神童放弃国籍入美籍,被骂是叛徒,几十年后却(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力学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最高水平,想要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就只能去国外了。而当时在工程力学领域走在各国前列的,只有美国和德
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程力学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最高水平,想要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就只能去国外了。而当时在工程力学领域走在各国前列的,只有美国和德国。

高华建
高华建权衡利弊,去了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国家。凭借他大学期间几篇出色的论文,高华建立即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就这样他开始了在哈佛大学的求学之路。
进入哈佛之后,高华建将固体力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没过多久他便认识到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巨大的差距。在西安交大时,一些实验室和仪器,还是比国外落后两三代的设备,很多教授都要申请排队使用,而在哈佛大学,学生们却能随时使用这些比国内更加先进的仪器。

哈佛大学
于是,高华建更加珍惜这个留学机会,在校期间他基本放弃了娱乐,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就是泡在图书馆给自己充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与他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和他们的不断探讨以及老师的精心培养中,高华建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期间他还发表了许多在学科领域内颇有影响的论文。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除了共同学习,他们还彼此竞争。而且美国的大学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如果没有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是很难毕业的。

哈佛大学
就是在这个卧虎藏龙并且竞争激烈的环境,来自中国的高华建依靠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依然显得出类拔萃。在拿到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后,高华建依旧保持劲头,在4年后又在哈佛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在30多岁的博士很普遍的哈佛大学,这一年的高华建,只有25岁。
固体力学的研究可用于电子信息、航空技术和再生能源等领域,这些领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发表过多篇重量级论文的高华建,已然成为固体力学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时,自然有很多国家对这个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抛出了橄榄枝,给出了让人难以抗拒的优渥条件。

高华建(左二)
当时的中国,刚刚走到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虽然比前几年高华建刚来美国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科研基础依然相当薄弱。无论是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储备都和美国、德国等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正是因为落后,中国更是迫切需要高华建这么一个在固体力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以填补国内在该方面的空白,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于是,中国科学研究院向高华建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回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中国还比较贫穷,但给高华建的归国待遇还是比当时国内的研究人员高了一大截。可见,当时的中国是多么渴望像他那样的人才。

高华建
但是,美国同样知道高华建的重要性,他们并不想放他回国。美国的人才很多,但就像没有人会嫌弃自己钱多一个道理,没有哪个国家会嫌弃人才多的,毕竟人才是当今国际竞争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更何况高华建真的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科学家。
看到中国科学研究院和德国斯图加特金属研究所对高华建的招揽后,美国斯坦福大学赶忙向他提出了更为诱人的条件,许诺了助理教授的职位。
这番抢人大战使25岁的高华建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哺育了自己的祖国,急需自己回国建设相关领域;另一边是美、德两国给出的丰厚待遇。我们不清楚高华建做了怎样的思想斗争,但我们知道他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留在美国。

选择留在美国的高华建没过多久竟又做出了一个令国人震惊地决定:他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利坚合众国,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
轩然大波,背负骂名
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神童,在国家的培育下出国深造,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力学领域的专家。就在人们期望他回到祖国,回馈国家对他的培育之恩时,他选择留在了条件更好的美国,更让人气愤的是,他竟然抛弃了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成了一个大洋彼岸的美国人。 文章来源:《固体力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tlxxbzz.cn/zonghexinwen/2022/0126/715.html 上一篇: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可耐1000度高温,简直比钢铁
下一篇:TO B的美的,更加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