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的美的,更加硬核(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李稻葵看来, 中国经济有2个新增长点,一是“想方设法释放10亿人口的购买力”,二是“要让产业坚持完成升级换代。” 对于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李稻葵看来,中国经济有2个新增长点,一是“想方设法释放10亿人口的购买力”,二是“要让产业坚持完成升级换代。”对于企业家而言,前者是庞大市场,前景可期;后者才是落地需要执行的战略。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接近30%。实际上,从2010年以来中国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正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是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供断链的风险,暴露出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上还存在短板和弱项,一些企业面临经营的困难和压力,对工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国的制造企业也正向第三个创新阶段迈进。中国制造产业未来的出路只存在于技术创新,基于广泛的技术,包括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工程技术、系统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等在内的创新技术阶段。
我们现在谈硬核+共生,最核心的其实还是如何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在企业“硬核”突破的方向选择的过程中,战略决心是最重要的。
3、美的硬核变革
某种意义上讲,一场变革下来至少要有68.5%的人在“船上”才算变革成功。因此,当企业“硬核”转型进入深水区时,组织能力的匹配和升级就显得至关重要。
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美的集团,就是一个“硬核”转型特别好的例子。
美的集团面向C端的家电算得上老本行。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家电业务线上全网销售520亿元,同比增长20%;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家电全品类连续九年销量第一。
不过,这只是外界可直观感受的业绩部分。在此背后,是美的着力十年的硬核转型故事。
早在十年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开始认识到利用劳动力红利带来的家电发展时代过去了。美的唯有以科技领先为核心才能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有了战略方向之后,美的以突破、创新、布局为主基调,在2011年确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的三大战略主轴,多元发展格局初显。
之后的几年间,美的以“科技”为轴心,秉持将“中国制造”推向千家万户的信念,有序进行产业规划。2020年,美的集团宣布整体业务架构从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创新业务四大板块更迭为全新的五大业务板块:智能家居、机电事业群、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数字化创新业务。其中,五大板块之一的美的机电,也于日前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并发布2025年千亿年营收的战略目标。此次更名也代表着美的集团继续深挖TO B端业务的信心。
从1992年开始,美的工业技术一直在为家电产品供应核心部件,在原有压缩机品类的基础上,于2015年合并了威灵电机,与美芝压缩机共同形成两大上游零配件公司,整机客户几乎覆盖了空调、冰箱及洗衣机行业的全部企业,成为美的C端业务坚固的护城河。如今美的工业技术以100亿个零件,经过1000亿道工序,以μ级精度打造高品质产品,生产的空调压缩机年销1亿台,几乎占据全球空调压缩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筑牢家电零部件产业的基础后,基于已有的底层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美的工业技术把在家电核心部件的技术逻辑用在了智慧出行、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等领域,拓展出了更多新的业务。
在2017年收购了以色列高创后,美的工业技术与集团的库卡机器人形成产业链互补,通过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夯实了智能制造产业链,加快了美的工业自动化进程。
同时,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球环境与经济领域的趋势,新能源车行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成为各大科技企业追逐抢占的赛道。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过渡的过程中,很多玩家蜂拥而入。然而,在汽车行业最为核心的零部件产业,中资品牌占比相对较低。 文章来源:《固体力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tlxxbzz.cn/zonghexinwen/2022/012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