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成了白眼狼叛投美国,却为中国带出20位人才(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大学的入学资格,成为当时哈佛学府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学子。 在这里,高华健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那些
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大学的入学资格,成为当时哈佛学府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学子。

在这里,高华健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那些在国内还处于设想的技术,走在世界科学前列的美国,已经开始应用。
他急切地想把一切都赶快学到手,经常废寝忘食地看书、做实验,总是一个人泡在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搞研究……
爱迪生说过,天才=99%的汗水+1%的天赋。
而高华健用99%的天赋+100%的汗水,创造了1年的时间,就拿下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学位的奇迹。
在外界的惊叹声中,他依然闷头上进,又用4年的时间,将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拿到手。

高华健彼时,不过25岁,他在科学家们的不可思议中,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工程力学专业最为年轻的博士。
这个消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国人在满心的自豪中,准备好了鲜花和掌声,只待他凯旋归来,为祖国工程力学的研究,开疆拓土。
然而在3个月之后,高华健却宣布,他将留在美国!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助理教授!
消息一出,国内一片哗然。


80年代的中国,确实在多个方面,都无法和美国媲美。
国内不管给出多么丰厚的待遇薪酬,也无法像外国企业那样,能保证提供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顶尖的实验助手、最雄厚的实验资金。
比起先天不足的国内研究环境,高华健似乎更愿意留在工程力学技术的最前沿,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哪怕背负上“叛国求荣”的骂名。
从此,高华健不再是国人心中的神童和骄傲,而是令人不齿的“慕洋犬”、“白眼狼”。

听到国人传来的谩骂和唾弃,他依然像小时候,因手不离书而被当成异类时一样的淡定,只是回应了一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我有自己的计划与打算。”
但说来奇怪,当时有很多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都开出极具诱惑力的薪酬,力邀高华健的加入,他却选择了并无任何优势的大学教授这一职位。
此后,高华健一路从教授助理走到了正教授的位置,期间还加入了美国籍,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科学家。
成为美籍科学家后,高华健在科研方面再没有任何的掣肘,不仅能接触美国尖端科技研究的机密,而且研究项目还能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而他在工程力学中的固体力学方面,屡获突破性研究,几乎每一个科研成果,都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他就像美国科学领域最闪亮的新星,在卓越的科技贡献中,被美国政府先后授予了三个分量极重的荣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而这些了不得的荣誉,越发让大洋彼岸的国人,对高华健感到寒心。
但在2015年,突然传出了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
不久之后,在美国政府更新的“制裁名单”中,一向并不冒头的西安交大又赫然上榜。
反转之下,国人重新回顾他27年前的选择,才发现,高华健当初所说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我有自己的计划与打算”,并非搪塞之语,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


高华健的计划和打算,就是在决定留在美国之时,他就做好了为中国输送人才的准备。
为此,他选择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因为只有在教授职位上,他才能不受约束地招纳中国留学生,并在授课当中,将自己所掌握的尖端科技理论,倾囊相授。
有关资料显示,高华健在斯坦福担任教授的20多年里,培养了20多位中国留学博士。
这些人才相继回国后,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其中有7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奖励,还有数人参与到了中国航天工程的研究中,为天宫一号、神州八号的交会对接,解决了诸多难题。 文章来源:《固体力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tlxxbzz.cn/zonghexinwen/2022/0201/719.html